小三通是指台灣當局在兩岸未能事先磋商的情小三通貨運況下於2000年12月13日單方面批准的《試辦金門馬祖與大陸地區通航實施辦法》,俗稱“小三通” 。
1992年3月,中國福建省提出“兩門對開,兩馬先行”的“小三通小三通”構想。這是由於“兩門”(即大陸的廈門和台灣的金門)和“兩馬”(即大陸的馬尾港和台灣的馬祖)均只是相距咫尺的地方,在此進行小規模的“三通”是可以說是在當時的限制中,帶來有利於兩岸民間發展的辦法。
“大三通”即“三通”,是海峽兩岸直接“通郵、通商、通航”的簡稱,最早是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在1979年元旦發表的《告台灣同胞書》中提出的。《告台灣同胞書
》倡議海峽兩岸應“盡快實現通航、通郵”,“以利雙方同胞直接接觸,互通訊息,探親訪友,旅游參觀”。20多年來,為實現“三通”,祖國大陸做了不懈努力,並提物流公司
出了“一個中國、直接雙向、互惠互利”的基本原則。
目前,兩岸“三通”取得了一定進展:“通商”方面,兩岸間接貿易高速增長,台商投資規模越來越大,投資領域不斷擴大、深入,高科技投資蔚然成風;在“通郵”
方面,1979年上半年,祖國大陸率先開辦了對台平信業務,台當局也被迫於1988年3月宣布,台灣民眾給大陸親友的信件可由台灣紅十字組織經香港郵局轉寄大陸。從1989年6月起,台灣郵政部門開始直接收寄到大陸的信件。1993年4月,大陸海協會和台灣海基會又簽署了《兩岸掛號函件查詢、補償事宜協議》,從此兩岸開始了互
辦掛號函件業務。直接通航(包括海運與空運的雙向直接通航)是“三通”的關鍵部分,但台當局卻以“兩岸試點直航”來應付島內各界的壓力。經過多輪艱苦談判,1997
年1月,大陸“海峽兩岸航運交流協會”與台灣“海峽兩岸航運協會”就高雄與福州、廈門之間的“試點直航”達成共識。同年4月19日,廈門輪船總的“盛達輪”首
航高雄港,正式啟動了“試點直航”,結束了海峽兩岸48年來商船不直接通航的歷史。
在島內各界要求全面、直接“三通”的強大壓力下,台當局從2001年1月1日起,分階段開放金門、馬祖與福建沿海的貨物和人員直接往來,這就是所謂的“小三通”
。“小三通”只是權宜之計,它出現的根本原因在於台當局從內心深處就不想“三通”。李登輝和陳水扁說什麼是為了“台灣安全”,但實際上另有所圖。他們大陸貨運妄圖把本來屬於國內事務的“三通”變成“國與國之間的三通”,謀求“主權獨立國家地位”。
引用自: https://blog.xuite.net/goodyilu/twblog/517113181-%E5%A4%A7%E4%B8%89%E9%80%9A%E5%92%8C%E5%B0%8F%E4%B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