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7日 星期三

國內外文物火災事故屢發 專家介紹雍正帝如何防火

原標題:國內外文物火災事故屢發,清史專家介紹“雍正帝如何防火”

  當地時間4月15日傍晚,法國巴黎聖母院主體建築發生嚴重火災。

  當地消防部門稱,在近400名消防員的四個小時努力下,巴黎聖母院的主建築結構得以倖存。火災發生後,法國總統馬克龍緊急趕往現場,在社交媒體上表達了對巴黎聖母院火災的痛心。大量路人自發聚集在聖母院附近,遙望火災地點,下跪祈禱,希望這棟800多年的古建築能夠扛過災難。

  中國國家文物局也在16日晚間發佈《近期文物火災事故情況通報》時表示:“近期,一些地方接連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以及文物火災事故,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法國巴黎聖母院發生的火災,同樣爲文物安全工作敲響了警鐘。”

  讀史可以明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注意到,清史編纂委員會官網4月15日發佈了一篇《雍正帝的防火意識》,介紹了清代,尤其是紫禁城的防火知識。

  這篇文章的作者李國榮出生於1961年生,遼寧建平人,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副館長、研究館員,《歷史檔案》雜誌社社長,中國檔案學會檔案文獻編纂學術委員會主任,清宮史研究會祕書長,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評審專家,全國檔案專家領軍人才。

  鑽研清史多年,李國榮的主要著作有《清朝十大科場案》《實說雍正》《帝王與佛教》等14部。另外,他還擔任國家清史纂修工程《典志·科舉志》所附《科場案》項目主持人,電視紀錄片《清宮祕檔》總撰稿、《故宮》清宮檔案總顧問。

  李國榮在文章中介紹:走進紫禁城,不論是登上三大殿臺基,還是來到東西六宮,隨處可見又粗又高的銅缸和鐵缸,統計其數,總共308口,算得上是明清皇宮的一個特殊景觀。然而,這數以百計的大缸並不是養魚栽花供人觀賞的,而是用來貯水救火的一項實用性很強的宮中防火措施。皇宮防火是大事,歷朝皇帝都強調再三。清代的雍正帝不但關注宮中防火,對官衙和民間防火也很注意。

  在“宮中防火”一節中,李國榮介紹:清代皇帝居住的紫禁城,宮殿毗連,又全是中國傳統的木結構建築,宮中消防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早在幼年時代,雍正帝就耳聞康熙十八年(1679)太和殿因人爲失火被燒的慘狀。直到他20歲時,即康熙三十六年,太和大殿纔在廢墟上重建起來。這件事給雍正帝留下了極深的印象。故此,雍正帝登基後,對宮中防火事宜抓得很緊,曾諭令“紫禁城內每年冬令禁飭火燭”,並經常告誡宮內人員“宮中火燭最要小心”。

 雍正帝登基後,對宮中防火事宜抓得很緊。故宮博物院官網 圖 雍正帝登基後,對宮中防火事宜抓得很緊。故宮博物院官網 圖
  雍正帝要求,宮中的房屋建築要進一步增加防火構造。清代皇宮分前朝和後宮兩部分,前朝是皇帝辦公區,後宮是帝后生活區。不論是前朝,還是後宮,都設有防火牆。雍正帝認爲,這些防火牆固然重要,但也還有漏洞。據《國朝宮史》載,雍正五年(1727)十一月,雍正帝發現幹清宮兩側的日精門、月華門向南一帶的圍房後面有做飯值房,便對值房人員說:“雖爾等素知小心,凡事不可不爲之預防。”不久又發現做飯值房時常有火星兒在房檐處飛閃,便即刻降旨:速將圍房後檐改爲風火檐,即使是十二宮中的大房,有靠近做飯小房之處,也一律改成風火檐。這裏的風火檐,又稱封護檐,主要特徵是樑頭或斗栱等木構件不暴露在外。根據雍正帝旨意,總管內務府大臣責成造辦處將宮中臨近做飯之處的房檐,全部更改爲封護檐式樣,“以昭慎重”,防患於未然。

  清宮有一支專職消防隊伍叫火班,晝夜值班。雍正時規定,火班人員由步軍校2名、步軍40名,內務府所屬護軍8名、披甲人20名、蘇拉20名,鑾儀衛校尉10名,共100人組成。按規定,火班人員必須是“年力尤爲強壯”“操演技藝嫺熟”“妥固整齊者”。由總管內務府衙門負責,每年春秋兩季進行兩次實戰演習,平時“按期派往該班,令其更換,以備防範火燭”。每日,火班由“該班司官內管領等管轄稽查”。

  爲使紫禁城內火班建制固定化,雍正帝對內務府官員說:“紫禁城裏該班人內作何分派,及派出之人俱在何處住班之處,爾等區劃,永遠可行之。”(《總管內務府現行則例》)在紫禁城內西北部的鹹安宮前牆西有塊空地,內務府在這裏蓋了25間板房,作爲火班值宿住所。

  當然,偌大的紫禁城,只靠百十號火班人員防火是遠遠不夠的,爲此規定,所有在宮內值班的官員、侍衛兵丁也都有“戒火”之責。據雍正七年統計,宮內值班官員、侍衛兵丁共1288名,值宿點37處,每一個值宿點都配有“應用防火器具”。這樣,專職的火班和值宿的官兵便組成了一個規模龐大的紫禁城防火網絡。

  這裏出現一個問題,紫禁城的火班及千餘名侍衛兵丁,都處在皇宮的外圍區域,平時王公大臣要入內廷都極其不易,更何況那些普普通通的兵丁,倘若內廷的東西六宮發生火情等突發事件,將如何處置?顯然,這牽涉到祖制和不可逾越的宮規。雍正帝明白火患非同小可,感到有必要將內廷太監組織編隊,使其適應指揮管理,以應付突發火情。

  爲此,雍正五年十一月頒發諭旨:“舊年造辦處太監等擡水救火,雖屬齊集,但少統領約束之方。可將宮內太監編集成隊,每隊派頭領一名,每十隊立總頭領一名,不但救火,即掃雪、搬運什物用人時,只須點某頭領,彼自齊集所屬,同往料理。縱使人多,各有頭領約束,必不至於紊亂。”(《國朝宮史》)如此一來,內廷禁區一旦發生火情,便可由太監頭領指揮普通太監和火班侍衛人員進行撲救,不至因手忙腳亂而沒了章法。不難看到,雍正帝對宮內防火的每個細節,都是煞費苦心的。

  另外,京中大臣和八旗官兵也有入宮救火之責。宮內萬一發生火災,總管太監須立即打開宮門,放外臣從最近路線入宮滅火。八旗官兵更要迅速參加救火,並有明確分工:東南失火由正藍、鑲白兩旗赴援,西南失火由鑲藍、鑲紅兩旗赴援,東北失火由鑲黃、正白兩旗赴援,西北失火由正黃、正紅兩旗赴援。

  雍正帝還大力強化紫禁城內的防火設備。康熙時期,隨着火槍火炮等西洋武器的製造,清宮製造了一種西洋激桶。雍正五年二月,雍正帝看到宮內防火力量空虛,存有漏洞,於是提出:與外邊相比,“紫禁城內更屬緊要,理應特行派人防範火燭”,明確規定紫禁城內“額設激桶8架”。這種激桶,其主體是一個木製的水箱,水箱的內裏掛有一層錫皮。水箱中央立有將軍柱,將軍柱支撐着槓桿壓樑,壓樑連接着將軍柱兩側的兩個活塞。當使用時,把水箱灌滿水,兩人用力壓動槓桿兩端,兩個活塞輪番內外壓水,由頂端的管道射向大火。這種激桶的構造比較複雜,壓力也較大,可以把水噴射幾米高。今天,在北京故宮還保存着這種激桶,它通高1.54米,水箱長0.69米,寬0.59米,深0.44米,而且,灌上水還能照樣使用。

  在清宮,除按雍正帝的旨令確保8架激桶之外,還有鐵錨、斧钁、長杆鐵叉子、長杆鉤子、長杆麻刷、蜈蚣梯子以及大小水桶、扁擔、繩索等各種消防器具,分佈在幹清門、東華門、西華門等幾個要害部位,常備不懈。

  雍正帝爲消除紫禁城火患所採取的一系列防範應急對策,對後世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據《總管內務府現行則例》載,紫禁城的火班官兵,在乾隆、嘉慶和光緒年間,先後多次增添。特別是嘉慶十九年(1814),擬定了《紫禁城內及圓明園火班章程》,數年後又制定了《紫禁城火班章程》。可以說,紫禁城在此後沒有發生像明朝那樣頻繁的火災,是與雍正帝重視宮中防火分不開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陸男獲7560萬嫁妝!網友見新娘「釋懷了」:難怪這麼多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許多父母都希望兒女們能嫁自己所愛的,不過在大陸就一名女子因外貌極差一直苦找不到結婚對象,不料父母見狀便開出1618萬人民幣(約新台幣7560萬元)的嫁妝,讓女兒成功脫魯,嫁給一名單眼皮帥哥,引發網友討論,直呼「有錢幹嘛不去整容就好」。 ▲男獲千萬嫁妝!網友見新...